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威權到去威權

1975年蔣中正總統逝世,行政院決議興建中正紀念堂供國人緬懷,歷時五年後完工啟用。1990年代台灣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政治化,戒嚴時期蔣中正總統侵害人權問題受到檢視。近年來,各界對於是否繼續在首都以宏偉建築紀念獨裁統治者,持續爭議。中正紀念堂應該如何轉型,成為台灣社會重要課題。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敗退台灣,已辭職的蔣中正總統於次年「復行視事」,以反攻大陸名義,長期進行獨裁統治。威權體制之下,當局嚴密控制思想,壓制批評意見,並透過教育與文化體系塑造強人崇拜,蔣中正總統被歌頌為「人類救星」、「世界偉人」、「自由燈塔」、「民族長城」。
 
但威權時期統治當局以《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凍結憲法、擴大總統權力;長期實施戒嚴,違背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之保障;白色恐怖橫行,無數人民遭殃受害。此種統治方式引發台灣社會一波波反抗行動,爭取尊嚴、合理的社會制度與生存方式,從1960年組黨運動、1970、1980年代黨外民主運動、到1990年代民主化運動,終於在 2000年首度政黨輪替,終結威權統治,並逐步建立自由民主體制。

檢視權力濫用、防止威權再臨


1980年代第三波民主化,許多國家從威權轉型到民主體制。它們都共同面臨「如何處理過去」的問題:威權統治時期,獨裁者濫用權力、無法無天,應該如何究責?威權壓迫下,許多人民無辜受害,應該如何在物質與精神層面予以補償?過去威權統治的歷史真相應該如何書寫保存,方能成為社會共同記憶,避免威權強人濫權重新降臨?
 
因此,各國採取寬嚴不一的作法,例如德國、東歐各國以嚴厲方式進行責任追究與公領域清洗,防止共產主義殘留貽害;中南美洲部分國家進行縝密歷史真相調查,誓言「永不再來」(Never Again);西班牙國會通過《歷史記憶法》,清除獨裁者佛朗哥相關紀念遺跡,以彌補社會裂痕、強健民主體質。
 
這些做法被稱為「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除了究責加害者、撫慰受害者,轉型正義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於透過歷史真相探求並廣泛傳播,形成社會共同記憶,由此使得社會大眾謹記權力濫用所造成之危害、堅定民主信念,以防止威權統治再臨。
 
台灣從威權轉型到民主體制,號稱「寧靜革命」,主要特色與優點是未經大規模流血衝突,未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就能夠以溫和方式逐步進入民主體制。但是,也因為未經革命性的鉅大變動,威權時期主事者並未被追究責任;黨政軍特與各協力組織未遭大幅清洗替換;甚至,舊時代的意識形態與偏差價值也未經檢討反省,繼續留存。台灣社會至今仍遺留威權體制時期所塑造的強人崇拜,並繼續以偌大的堂體與園區紀念威權統治者蔣中正。

轉型正義之必要


2016年民進黨政府重新執政,立法院陸續通過轉型正義相關立法,2018年行政院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負責推動任務。促轉會主要工作之一在調查威權時期歷史,釐清政治案件真相。該會以政府檔案建立了「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據資料統計顯示,威權統治時期終審判決共有1,153人被判處死刑,蔣中正總統介入970人的判決,其中更有259件案例被改判為死刑。在這些案例中,原本有18人的初審判決是感化教育、5人是無罪,卻被蔣中正總統大筆一揮改處以死刑。戒嚴時期台灣號稱「自由中國」、施行「民主憲政」,卻容許國家領導人直接批示處死政治反對者,危害人權至鉅。
 
促轉會的調查報告中也指出,戒嚴時期「以黨領政」、「黨國一體」、破壞憲政體制;蔣中正總統作為黨政軍的實質領導者,權力集中於一身;統治當局進行社會監控,建構多重特務機關,1980年代僅僅調查局此一機關就有調查員1,800人、編制保防員5,000人、布建人數49,000人;威權政府濫行逮捕,政治案件受害者高達21,257人。
 
威權時期,因為國家領導人不受節制地濫用權力,台灣社會不分族群普遍受害,甚至人口比例佔一成多的外省族群,卻在白色恐怖政治案件中高達四成六的比例。
 
轉型正義是一項社會修復工程,目的在彰顯公義、凝聚民眾向心力、強化共同體認同。透過案件調查與賠償,撫慰政治案件受害者及其家屬;公布歷史真相,使民眾了解台灣社會普遍受害,族群對立方有化解可能;揭露並批判威權統治者不當濫用權力,確立自由民主價值,鞏固民主體制。因此,已進入自由民主體制的台灣,必須推動轉型正義工作。

民主社會與大眾溝通


2021年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公布全球民主指數報告,台灣名列「完全民主」國家,在167個國家排名中名列第8。2022年人權組織「自由之家」公布評比,儘管全球民主連年衰退,台灣仍獲得高分,被評比為自由國家,在全球210個國家中居於第17名。
 
今日民主台灣必須謹記過去威權體制下人權侵害的歷史,確認自由民主價值,如此,社會全體方能堅定護衛民主體制,抵禦內在或外來的侵蝕危害。
 
中正紀念堂是特殊時代的產物,目的在紀念威權強人,與今日自由民主價值相違。但是,民主台灣的權力行使方式,不應如同威權時期一般由上而下、強制拆除。民主社會講求溝通、說服、建立共識,如何處理中正紀念堂應該經由社會共同思考,形成大多數人接受的方案。因此,中正紀念堂進入轉型期,正是希望透過社會各界溝通討論,成為合理、合宜的公共空間。
 
事實上自1990年代以來,中正紀念堂及其周圍廣場已屢屢成為群眾集會示威場所,原本的威權崇拜空間特性不斷受到挑戰。1990年成千上萬學生聚集在廣場上掀起野百合學生運動,呼籲「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2008年野草莓學運抗議《集會遊行法》限縮人民權利;2013年起紀念二二八事件的「共生音樂節活動」年年在此舉辦;2014年婚姻平權運動;2015年原住民施放狼煙自決運動等等,都與台灣社會追求民主開放、多元價值密切相關。近年在廣場舉辦的「紀念圖博抗暴五十週年晚會」、「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更使中正紀念堂周邊成為標舉普世價值的重要場域。
 
2000年台灣民主化以來,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也不斷辦理自由民主、人權歷史、轉型正義等主題之展覽與研習活動,並開放各種文化藝術活動,為轉型做準備。坐落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的中正紀念堂,如何從威權崇拜的標記,轉變為彰顯民主價值的空間,正是轉型期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