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經由生命的累積沉澱,驅使藝術家潛近過去尚未深入關照的生命歷程,由此轉進創作生涯的第三個階段。其中,重新省思已然內化為自我存在狀態整體環節的離別記憶,透過抽離/回返/抽離的反覆來回,在記憶的長旅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感知流轉間,獲取返身觀照的機會,回到內在的心靈家園。自此,由內而外的創作路徑,再度搭建由外而內的迂迴之道,故而構成展覽主題「離/返」的命名機緣。
主辦單位表示,就整體作品形式析論,此個展採取簡化自現實的幾合結構為基礎,結合象徵日與夜的白黑色為基調,隱喻反覆流轉的恆定時間性;故乍入展出現場時,雖作品表現呈現簡潔的幾何樣態,然趨近貼身觀看作品內部時,卻布滿十字或圓形等,能帶來感知平衡作用的細節,而在作品觀看距離的遠近之間,構成藝術家對生命的似簡亦繁的詮釋,而帶動詮釋生產的力道,正是觀看者的身體與作品的離開與返回之間。由此,再度擴延展覽主題的解讀。
總體而論,對藝術家而言,創作如同生命之寫照,伴隨年歲增長,正面臨生命重新審視盤整,期能發展自身存在哲學觀的時期。在此個展中,透過平面繪畫、立體物件、光線投射等複合媒材,亦將趨向心靈淨化的符號安置其中,期待觀眾在展場移動中,能夠逐漸安靜下來,回歸內在之心靈活動,感知藝術家在作品中置入,相關內在回歸之作品母題。
現專職任教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的藝術家梁莉苓,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擅長以複合媒材結合空間裝置,形構作品的多元形式。創作初始,於1999年後,運用臺灣坊間常見的紅色塑膠繩為主要媒材,發展系列源至童年記憶,結合創作當下情境之作品;於2006年,進入下個創作階段,作品主題仍發源於自身,但融入對於社會的關注,試圖於自身經驗出發連結社會議題,由內而外的展演對自身之外他者之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