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4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地球說話:給紙發聲」 中正紀念堂盛大開展

【臺北訊】「2023/24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International Biennial for Paper Fibre Art)」將於11月2日至11月14日在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1樓1展廳展出,開幕典禮訂於11月3日上午11時舉行,誠摯邀請各界共襄盛舉。
本展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表示,本次雙年展特別邀請國際纖維藝術家Amy Richard擔任策展人,以「地球說話:給紙發聲(Earth Speak: Giving Voice to Paper)」為題進行國際徵件,計有24國、106位藝術家報名,件數179件,最終通過審查獲選參展者共計17國、44位藝術家,54件作品。
工藝中心指出,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IBPFA)為當代紙纖維藝術的新平臺,2012年由法國藝術家Jan Fairbairn-Edwards女士創辦至今十餘年,旨在讓更多紙纖維藝術家站上國際舞台。為拓展臺灣纖維工藝國際交流,工藝中心與法國合作讓國際紙纖雙年展兩度移至臺灣展出,共同策辦包含2017/18「壯美的自然(ECO-Sublime)」、2021/22「蛻(Transfiguration)」,邀請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家以原纖維和混合纖維創作多樣的紙纖維藝術作品。在雙年展持續舉辦成功的基礎以及Jan Fairbairn-Edwards 和其團隊支持下,本屆雙年展由工藝中心接手主辦權,積極延續創辦團隊精神及探討新的紙纖藝術在國際和文化主張的發展。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隨著時代的演進,紙工藝在當代除了文字信息的傳輸外,已轉化成設計及藝術的本體表述;未來工藝中心在推動紙工藝時,將以「生存」的技術為底蘊,從「生活」中探尋其美好的價值及意義,提昇成為「生命」中心靈層次的藝術領域,期待藉由本次展覽擾動臺灣紙工藝發展,讓更多人參與及了解紙纖維藝術的多元風貌及無限可能。
本屆雙年展主題「地球說話:給紙發聲」以1968年美國太空人威廉.安德森 (William Anders) 執行阿波羅8號任務時回望地球所拍攝的《地球升起》(Earth Rise)照片為發想,安德森本人在50年後回顧道:「我們前往探索月球,卻發現了地球。」這張照片在一夜之間點燃了全球環保運動,藝術界也透過手工製紙和纖維藝術的復興,回應了這項嶄新的意識。已逝的哲學家兼神話學者喬瑟夫.坎裴 (Joseph Campbell)在觀看這張照片時曾說:「你看不到國族或國家或任何這類事物的劃分。這可能真的是一種新神話到來的象徵。」
本次展覽內容強調紙張迷人的演變和多樣性:纖維被轉化成雕塑、裝置、影像和表演、從創作者的視角模擬自然、展現對環境的擔憂、對武裝衝突的反思、對未來世界的謬思、以纖維細密的線條特質經由各種藝術手法反映不分種族國界理解、感懷與憂心,展現紙纖維當代創作的豐富樣貌。
本展覽先後在台北及南投兩地展出,11月2日至11月14日首先在中正紀念堂1展廳登場,12月8日至113年3月31日在南投工藝中心接力上場,歡迎民眾前往欣賞當代紙纖維創作工藝美學。開幕期間,主辦單位也將邀請策展人以線上座談方式分享策展理念及過程,更邀請國外參展藝術家Jounghye Yoo(韓國)、Nancy Cohen& Meagan Woods(美國)、Aleksandra Polenska(波蘭)、Gloria Florez(澳大利亞)來臺進行作品裝置及分享,期待透過當代紙纖維藝術於國際間不同藝術作品的詮釋方式,將傳統紙工藝的媒材往前推向於現代藝術的前端。